各地打造增長新引擎 數字經濟有望按下“加速鍵”
2022-02-13
先是“老基建”點火,隨后以數字經濟為首的“新基建”后來居上。特別是有5G和冬奧會雙重題材的次新股中國移動兩個交易日漲幅超過15%,讓市場看到了一點希望。
實際上,進入2022年以來,各方對于數字經濟都寄予厚望,利好政策也層出不窮。1月國務院印發《“十四五”數字經濟發展規劃》,明確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%,而在2020年這一數值為7.8%,經測算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將達約15萬億元,整個數字經濟產值有望突破80萬億元,占GDP比重超過五成;1月25日,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表示,2022年將修訂擴大《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》,充分發揮土地、稅收等優惠政策效應,引導外資更多投向先進制造、現代服務、高新技術、綠色低碳、數字經濟等領域和中西部地區;2月10日,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透露,今年將研究推動出臺一批新政策措施,大力促進數字貿易、技術貿易、對外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。
伴隨著政策面的定調,各地公布的經濟發展規劃也將數字經濟列為勇擔重任的主角。北京市印發三個通知,提出要創新發展數字經濟,集成5G、人工智能、云計算、大數據、IPV6等新一代信息技術,推動城市副中心建設一批數字技術與經濟融合創新平臺,完善數字經濟產業技術創新生態;浙江提出要深化數字經濟“一號工程”,做大做強數字安防、集成電路、智能計算和智能光伏等產業,推進類腦智能、量子信息等未來產業發展,力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2%;湖南提出推進數字產業化,壯大先進計算、北斗應用、超高清視頻、智能網聯汽車等優勢產業,布局光電信息、量子信息、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;貴州提出實施數字產業大突破行動,加快培育數據中心、智能終端、數據應用三個主導產業集群;四川提出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,推動“芯屏存端軟智網”數字產業集聚發展;山東提出要鞏固數字經濟新優勢,打造先進計算、集成電路、新型智能終端、超高清視頻等數字產業集群;江蘇提出要把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作為轉型發展的關鍵增量,出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新政策新舉措,強化數據開放和數據保護,統籌數字經濟、數字政府、數字社會生態體系建設,發展互聯網服務和相關產品,努力打造全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新高地。
為什么數字經濟目前被提到如此高的位置?這是因為以簡單的貨幣投放拉動經濟的增長方式已經不靈了,必須尋找新的發展引擎。給大家看幾個數據:一月份的社融數據和新增貸款數據很亮眼,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4.2萬億元,是單月的統計高點,但1月財新中國服務業PMI只有51.4,較上月回落了1.7個百分點,增速降至五個月來最低,1月財新中國制造業PMI回落1.8個百分點至49.1,為2020年3月以來最低。這里面雖然有流動性投放與制造業數據之間的時間差,但考慮到去年年底就已經降準,今年實體經濟開局仍需繼續發力。這個時候將數字經濟提到如此高的位置合情合理,畢竟到2025年整個數字經濟的產值增長超過GDP的一半。
因此從這一角度看,中國移動本周的漲停并非偶然,目前市場需要新的熱點板塊來聚積人氣,而中國移動作為數字經濟的旗艦品種首當其沖。在本周三中國移動罕見漲停后,儼然就是“一支穿云箭,千軍萬馬來相見”,整個數字經濟板塊被帶動起來。當然,中國移動也只能起到“點火”的作用,整個數字經濟的炒作肯定會分化。那么后續應該關注數字經濟的哪些熱門分支?首先是5G應用,這是數字經濟構建的基礎;其實是大數據云計算,這是數字經濟的脈絡;第三是一些已經應用數字經濟改變產業發展的領域,比如數字貨幣、智慧城市建設和數字能源等。這里面,有幾個分支其實不新,比如5G基建、大數據云計算等,所以市場率先將數字貨幣拿出來炒作,這個也是有一定原因的,央行數字人民幣試點逐步深化,整個產業有爆發點。而另一個新的分支大家也可以關注,那就是數字能源,華為去年就高調進軍數字能源,在沙特簽了一個全球最大的數字能源項目,今年又在日本銷售用于可再生能源儲存的大型電池系統,將小型電池組合為集裝箱大小的單位后出售給日本客戶,以滿足其在化石燃料轉向可再生能源時期的電力需求。和中國移動的示范作用一樣,華為能選擇數字能源網絡儲能作為突破口也不是偶然,未來每一個像太陽能、風能這些新能源確實需要熨平電力波動的儲能設施,5G基站和數據中心也需要儲能節能裝置,這些都是數字能源的應用領域,從規模上看甚至將遠超數字貨幣。